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| 一渠清水利千秋
绵延万里的战略工程
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,只见两条水脉连通大江大河,守护梦想荣光。南水北调东、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2899公里,沿线6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,缓解北“渴”昼夜不息,5599公里中每一滴“南水”都讲述着中国创造的工程奇迹。
传承千载的精神力量
丹江口水库澄澈如镜,依稀倒映着库区移民泪别故土时一步三回头的身影;穿黄隧洞实现长江水与黄河水的立体交叉,依然铭记着建设者在河床下艰苦奋战的720个日夜。
舍家为国的牺牲,移山填海的意志,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。对此,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。去年11月,在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,总书记强调,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得的重大成就,离不开数十万建设者长期的辛勤劳动,离不开沿线40万移民的巨大奉献。2014年12月31日,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,“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,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,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,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,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。”
古往今来,水运与国运紧紧相连。可以说,一部泱泱大国的治国史,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治水史。
从都江堰“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,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”到“禹之决渎也,因水以为师”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及古人的治水哲学。
强调红旗渠精神“永远不会过时”,考察三峡大坝时指出“国家要强大、民族要复兴,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、不懈奋斗”……有一种精神,一脉相承。
穿越百年的不变初心
1950年,治理淮河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第一个大工程;1952年,毛泽东主席首次提出南水北调宏伟构想;1958年,丹江口水利枢纽开工……横空出世的水利工程,改善了水资源南丰北缺的分布格局,也改变了百姓饱受旱涝之苦的命运:小浪底水利枢纽让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;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。“神女应无恙,当惊世界殊。”巨变的背后是不变的初心,指引来路、造福当下。
▲在南水的补给下,北京密云水库水位逐步回升,蓄水量持续增加
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下午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,“要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,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,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。”
累计调水超408亿立方米,超1.3亿人直接受益,南水北调不仅润泽千家万户,也不断释放“绿色”红利:开展生态补水,改善河道水质,助力生态修复……5月10日,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通水,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获得更多水源加持。
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出永恒的使命——“造福民族、造福人民”。